2022年12月10-11日,“风月同天 薪火相传”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第二届“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与传播”学术研讨会在腾讯会议云端召开。本次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华文化研究中心承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科研处与北京横山公益基金会支持。大会旨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和影响力,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本次会议研讨主题为“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国际中文教育”和“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与创新”。
12月10日上午9时,研讨会开幕式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朱孔京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张波副校长为大会致开幕辞。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冯时教授,同济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院长孙宜学教授,分别以《汉字与中华文明的传承与传播》与《中华文化泛在传播的路径与共生机制》为题作主旨发言。冯时教授指出文字在中华文化传承中的重要地位,提出要重新建立文明概念体系必须从文字中去提炼概念,中华文化要先守正再创新。孙宜学教授基于世界各国将本国语言和文化的推广上升到国家战略的角度,分析了中国文化海外传播的机制和路径。
12月10日下午的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专场报告同样精彩,第一组由本次会议的召集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教授、中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杨琳教授主持,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副总编辑李红岩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材与教法研究中心、上海外教社教育培训中心副主任陈先奎,北京华文学院副教授、专修部副主任姚敏作报告。李红岩教授的《文明比较与中华思想的逻辑特性》报告,阐述了中西方文化比较下可以窥见的一些根本区别。陈先奎副主任的《如何在跨文化视角下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指出中国文化要走出去,外语教师肩负着更大的责任;要提升中西文化素养尤其是系统深度学习中国文化,掌握传播学基本理论,培养学生的国际传播力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姚敏副教授的《海外华语及中华文化传承路径与变化趋势研究》详细分析了海外华语和中华文化传承的路径和变化的趋势,指出华语传媒功能发生了变化,华语功能得到了持续拓展,传统文化的受众不断增加。第二组,北京语言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段江丽的《日本早期“中国文学史”纂述之时代语境》讲述了日本早期中国文学史,阐述了“儒学”处境的变迁,介绍了从传统官学校到现代大学中关于“汉学”相关学科的设置,分析了传统汉学的现代化转型,解读了学科分立及史学观、文学观的变迁。北京华文学院副教授、华文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江丽的《中华文化对东亚及欧洲的影响》,从历史溯源的角度,聚焦于东亚与欧洲,分析了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影响力。第三组,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朱孔京的《一带一路与文明互鉴》,从史学视角出发,向我们介绍了丝绸之路上儒释道三教合一,石窟、壁画、乐舞文化等宗教文化传播的方式。《集美大学学报》孙永泰副主编的《海丝语境下区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跨文化传播》,从中国传统的社会形态、地域文化、历史民风民俗中阐述区域体育文化的起源、内涵及历史发展,探索文化交流合作中急需解决的体制兼容、机构对接、条例配套等系列问题。北京青年政治学院杨晶教授的《青年文化研究的当代阐释》从青年研究的文化阐释、青年文化研究的现状、青年文化研究的反思三个方面全面解读了目前青年研究的相关问题。
12月11日上午的国际中文教育专场就国际中文教育与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问题进行探讨。第一组,全美中文学校协会倪小鹏会长的《全美中文学校现状》,从美国中文学校目前呈现的状况和当前华文教育的基本问题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东亚系梁霞教授的《建立以产出为导向的中国文化与国情教学的新思路》,提出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将对学生的知识传授与输入转变为鼓励自学,注重将学生所掌握的知识运用到使用目的语的产出上。第二组,山东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马晓乐教授的《教育传播框架下高校跨文化交流实践》,基于教育传播的跨文化交流实践,提出根植于教育路径的跨文化传播实践反思,提出要采用平民视角引导大众参与,做到微观上的共情、协商与融入。北京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文化传播系主任吴成年教授的《中国文化走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核心平台:孔子学院》,认为在众多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途径中,孔子学院在目前仍是成效最大的途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孔子学院发展方兴未艾,正当其时,应发挥孔子学院在传播中华文化方面的得天独厚的优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杨琳教授的《新形势下华文教育与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基于对华文教育的调研,从新形势、新机遇、新举措三个方面切入,展开了对华文教育与中华文化传播的讨论,提出在中外文化沟通交流中坚持文化自信的重要性。中国故事需要中国人讲,更需要海外华人和外国人讲,要重视海外华人华裔在中华文化传播中的独特桥梁作用,培养出“知中友中”的高素质中文人才。第三组,四川外国语大学张红波副教授的《时空观念的古今表达及课堂设计》,从时间刻度入题,探讨时间的文化意蕴,揭示出我们习以为常的时间背后的交流意义、伦理色彩和哲学意味等文化因素,为我们进行文化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与视角。北京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赵宏勃副教授的《古代历史文化的阐述与传播》,提出跨文化交际技巧不等于跨文化能力,要在对历史文化的阐述中寻找文化交融的因素,发掘可教的文化内容,重视留学生的语言能力对文化理解的影响。
12月11日下午,大会进行了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与创新专场探讨。第一组,中国赋学会副会长、首都师范大学踪训国教授的《四部典籍与文化传承》,提出我们在继承文化时要警惕文化自大与文化自卑两个问题,在整理古文献这一问题上提出可以对古籍进行数字化处理。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杨杰教授的《中国式现代化与新时代文化构建的逻辑形成》,分析了中国式现代化探索之路,由前期的他者阐释逐渐转型到后期的主题建构,提出要重视转化生成机制和中华优秀文化的呈现形态。高等教育出版社文科事业部迟宝东主任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思考与实践—以叶嘉莹先生授课音视频资源整理开发项目为例》,回答了如何实现“双创”这一问题,并分析了“聆听叶嘉莹”的项目特色。第二组,山东师范大学包海英副教授的《融媒体时代戏曲网络传播策略探析》,以哔哩哔哩网站上的戏曲视频为考察对象,分析了融媒体时代戏曲传播策略,认为戏曲赏点丰富,传播伊始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要强化品牌意识,做好戏曲的线上传播。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院李艳红副教授的《古代颜色文化略说》,从正色、间色两个系列入手,揭示了颜色背后被赋予的文化意义,抓住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第三组,《齐鲁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编审许海丽将《庄子》中的隐士形象分为重生轻位型、知足自得型、安贫乐道型、重义轻利型和以身殉名型五类,从此出发联系《庄子》原文来研究庄子逍遥自得、万物齐一的隐逸观。《济宁学院学报》编辑部编审颜健老师对颜子的政治尝试和政治愿景进行了全面的剖析,提出颜子的仁政德治的政治思想、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和不折不挠的政治追求为后世塑造了美好的政治愿景。
北京语言大学教授、中国辞书学会会长、《语言战略研究主编》、国家语委中国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研究中心主任李宇明教授做大会闭幕主旨发言。李宇明教授的《语言是文化的沟壑与桥梁》指出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群体的构建者。他指出,现如今社会变体带来的语言沟壑十分严重,要重视语言“变他者为友者,甚至变友者为我者”的作用。他简述了对超语时代的认识,超语不只是关切语码的切换,更强调语码切换是动态的意义建构过程,是产出新意义、塑造新知识、获得新经验的过程。
最后,本次会议的召集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华文化研究中心的杨琳主任对本次会议做了简短总结,并对领导、同事和同学们的支持以及各位与会嘉宾的分享表达谢意。
研讨会始终洋溢着浓郁活泼的学术气氛,参会代表和专家们济济一堂,尽情交流、切磋,共同探讨中国优秀文化传承与传播的新问题和新挑战。会议使与会同仁们开拓了视野,增进了相互了解和友情,为后续各高校之间的深度交流与合作奠定了基础。整场会议气氛和谐融洽,体现了“风月同天 薪火相传”的会议主旨。
(作者:周晓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