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讲演录》根据陈洪先生在横山书院的讲座录音整理而成,并经其亲自审阅定稿。全书内容涵盖孔孟、周易、阳明心学、庄子、禅宗等目前国学热点,并在最后以《何为历史?历史何为?》作结,收束全书,阐明我们学习历史和对待国学应当持有的态度。在加强传统文化建设的当下,整部书稿回应了时代命题,对如何看待和传承传统文化问题上,高屋建瓴地明确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见解独到,视野开阔,古今中外纵横捭阖,既有思想的深度又有视域的广度,闪烁着真知灼见与智慧的光芒。由于本书稿是由讲座整理而成,语言晓畅,明白如话,深入浅出,娓娓道来,深具大家风范,适合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非专业人士与专业人士共同阅读。
精彩观点:
(1)儒学本身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的系统,不断发展演变。这种复杂的开放使得我们对待它不能简单化,但是也有一个好处,就是它是一个思想资源库,如果一个民族没有属于自己的思想资源库,这个民族是很可悲的。幸亏我们有。儒学便是我们的思想资源库之一。
(2)迄今为止,人类还没有一个完美的管理自己的模式,所以多元探索是必要的。这一百年来,中学、西学,我们听谁的,全盘西化还是不全盘西化,这些争论当中,任何一个极端的说法,都面临着破绽和质疑。现在思想界,新左派、新自由主义,无论哪个你把它极端化,立刻就会出问题。这些东西,至少不是一切问题都适用的。所以多元的探索是有意义的。
(3)解决现实的“文化——社会——政治”问题,不得不顾及你的历史与传统,你要切断自己的血脉,说“平地起楼台”重建,是不可能的,因为传统已经融合进你的骨髓和血液里了。同时,也不能不顾及现状,一味的理想化也是行不通的,必须要有“是否可能”的估量。
(4)对待文化传统的“八字方针”,这是我的一个基本想法。第一,“萃取”,原样照搬是不行的,一定要在现代的条件下把精华吸取来。其次,“激活”。在现代语境下让传统有生命力,而不是当古董把玩。第三,兼容。不要排他,不要一讲传统文化就排斥当代、现代,也不要把本民族文化同外部世界对立起来。最后,要发展。祖宗很了不起,我们应该努力做得比祖宗更好,要有创新的气魄。这是个愿望,但是先有愿望才会行动,才可能实现。
(5)《周易》文字的象征义是随语境不同而有所变化的,也就是说同一个词语、同一个卦象,在不同的卦中,在不同的位置上,可能有不同的象征义。理解卦爻辞不能胶柱鼓瑟。
(6)《周易》的功能分为静态与动态两种情况。静态时主要通过我们的阅读、思考,探究卦象与卦爻辞的哲理内涵;动态则是针对具体事件,考察预示的前景,分析应对的方略。也就是说它要在“动”中解决实际问题。
(7)《泰卦》“天地交”,和《否卦》正相反。天,往上浮;地,往下沉,有“交”有“通”,天地之间,万物都有了发展的空间。比喻一个社会,我们对于弱势集团,要想尽各种办法来提高他们存在的地位和生活条件。为什么要去建希望小学?不就是这一类的道理吗?为什么要精准扶贫啊?也是这个道理。强势阶层一定要自我约束,要谦抑,要收敛,这样对于整个社会是有利的,对于你自己的长远也是有利的。所以,“上下交而其志同”,大家对于这个共同的社会,我们这个大环境、大平台才会有共同的价值观和想法,才能够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
(8)国务院常务会议上专门讲了要建立社会救助制度,防止困难群众冲击道德底线。我们在座的各位,多多少少都拥有一些权力,一些资源,应该尽我们所能做一点事,要想办法缩小社会阶层的差距,尽可能在你的范围内改变阶层固化,给努力的年轻人以上升的机会;尤其是让底层民众有基本的生存之道和未来的希望。唯有这样,这个社会才能稳定,才能真正持久发展。这就是国泰民安的“泰”。问题既是利益攸关,也是良心所在,学《周易》,所得到的大智慧首先应该在这方面。
(9)“民无信不立”。社会彼此的信任、大家的共识,这是一个社会最可宝贵、最重要的东西。这正是近年来大家经常提到的“塔西佗陷阱”问题:当公权力失去公信力时,无论发表甚么言论、无论做甚么事,社会都会给以负面评价。正视这种风险,克服这种风险,传统文化中的智慧是有价值的资源。
(10)王阳明的学说和他这个人的实践,对于我们今天,所能给予的启发是什么?第一,强调主体,独立思考,发扬主体的自尊、自信和自强。第二,广胸怀,高境界,敢于承担,善于承担。第三,思想和能力并重,既有执行力,又有思辨力。
(11)庄禅和孔孟比有哪些不一样呢?第一,庄禅更强调个体性、主体性,认为生命的价值出发点是个人的主体追求。第二,庄禅强调主体对于自由的向往,以及实现自由之后生命的近乎审美的状态。第三,庄禅强调透彻,要追问生命的种种究竟。
(12)一个哲人,在生命面前,在大自然面前,秉持一种谦恭的态度,与之融为一体,他就会很自在,很自由。这是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在精神气质上的区别。“庄禅”在一定意义上和苏格拉底的哲人气质是相近的,这就是智者和王者的区别。做企业,做管理的,有王者的功业,如果再有智者的胸襟,人生的状态就最好不过了。
(13)在读书人中影响最大,中国色彩最强的是禅宗。禅的本意源自瑜珈,瑜珈和禅有相通之处。瑜珈在梵文里的本意是“轭”,“轭”是一个比喻,表示又是关联又是控制的状态,人对自己的精神状态的控制就叫瑜伽,这是它的本意。这种本意到了佛教,和修行连起来,又有了新的意思,早期翻译成思维修,就是控制自己的心灵。
(14)禅定是佛教的一个基本功,是禅宗的核心。所谓有四禅定,指禅定时的四种境界。第一种境界,基本上能够内视反听,停止感官的对外交流,意识进入身体,感觉每一个毛孔都打开了,很舒服很愉悦,这就是一禅。二禅,内心开始有欢喜感。三禅,进入一种大的快乐的感觉,感受到禅带来的喜乐。四禅,什么感觉都没有了,就跟坐忘一样了,意识与整个世界融成一片。这就是四禅定,四禅定是所有佛门的人都应该有的基本功。
(15)日本的一个诗人叫芭蕉写了一首诗。我把它翻译成中国的形式就是“春晨信步小山村,拂面微风气清新。无意疏篱生机满,一朵小花迎朝暾。”春天的早晨,我在小山村从容散步。无意中瞥见疏篱下面,有朵小花在微风中摇摆。我被它吸引住了,此刻我忘记了一切。同样的一个景象,英国的一个诗人叫邓尼生也有一首诗,我也改写一下,但意思完全不变。“墙角一枝花,我把你拔下,从根看到叶,一一细观察,赞美造物主,设计真伟大。”这个和芭蕉那首诗的意韵完全不一样了。一首完全是两个生命的一种感性的交流;一首完全是科技时代的观察、赞叹——根茎叶花,叶片的样子,设计真是到位,太美妙了,感谢造物主。这个例子举得非常好,同样一个事情,西方文化视角、态度与东方完全不同。
(16)看待历史,权威定论,名气很大,也不要盲目信从。每个人要有独立的科学分析的头脑,自己的分析判断。我想这个很重要。不同的证据,不同的学派,不同的观点,多问多思。
(17)立场不一样,看法、说法就完全不一样了。因此,重要的是学术研究既要客观直面事实的,又要和现实的利益,和现实的需求合理地平衡。你说我只讲那一面,我只讲学术,学术就不管那一套,但是,你的成果在传播过程中,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或歪曲,或过度引申,产生负面的社会问题,恐怕清夜扪心,也不免会有几分不安吧?反之,如果完全站在现实需要的立场上,你把一切的历史真相随便地拿捏,那就与戈培尔没有区别了,而且它本身也没有了公信力,到头来自欺欺人,只会是徒劳无功。所以,怎么样合理地在二者之间平衡,真的需要做一番认真的研究。在我看来,简单的原则就是要区分层次。总体说,历史研究当然是追求真实、真相放到第一位;在此前提下,对于可能被恶意引申、传媒炒作的话题,应局限在学术小众内讨论。把这作为学者的基本操守。
(18)在一定意义上,史学是对人类文化的综合研究,探讨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深层关系,是在具体史实基础上对过往经验的追寻,追寻的目的是变聪明,对今天的事看得更明白,做得更好。
(19)学习历史要从自身生存状态出发,不是要掉到故纸堆里,要找到现实和历史的连接点,开阔视野和思路,通过阅读历史,体悟人类过往的智慧,增强学思并进的主体精神;通过阅读历史,定位我们的现在,来为当下判断路径,为我们自己的行为和利益最大化寻找依据。
(20)通过阅读历史,研究历史,得到超越提升的精神驱动力,养成平视他者文化,包容多元世界的胸怀,知道世界很复杂,不是那么简单,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开放式、包容式的社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