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孔子学院 > 工作动态 > 正文

格但斯克大学孔子学院波方院长阿奈塔·莱温斯卡教授为我院师生作讲座

来源: 日期:2025-05-07 阅读:

 4月24日,波兰格但斯克大学孔子学院波方院长阿奈塔·莱温斯卡(Aneta Lewińska)教授受邀莅临我院,为我院师生作了一场主题为“波美拉尼亚: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文化、学术与旅游”的精彩讲座。讲座由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孙兆阳主持。

40712bfb10a8805ca8254216193326f

格但斯克大学孔子学院波方院长阿奈塔·莱温斯卡教授作讲座

讲座伊始,阿奈塔教授从公元919—1125年的古地图展开,梳理了波兰北部波美拉尼亚大区的历史脉络。她提到,这片土地不仅是波罗的海沿岸的生态明珠,更承载着复杂的历史记忆。她以莱巴移动沙丘这一自然景观与马尔堡城堡这一人文景观为例,介绍了波美拉尼亚大区独特的文化魅力,介绍了格但斯克在波兰的重要地位。

此外,阿奈塔教授重点分析了波美拉尼亚大区的语言多样性和格但斯克大学开设的语言类课程。她提到,格但斯克自古便是多语言社会的典范,吸引了德国、荷兰、苏格兰等多元族群,国际化程度居波兰前列。格但斯克大学开设的“卡舒比民族语言学”课程,通过田野调查、文化实践与语言教学,推动了这一濒危语言的传承,为保留语言多样性做出了积极贡献。她以“海”(morze)为例,解析了卡舒比语中丰富的海洋词汇如何映射当地人对自然生态的认知与情感依附,并强调词汇网络在语言习得中的核心作用。

讲座尾声,她援引诗歌《献给格但斯克的歌》,以“海风穿过帆索”“沙丘低语往事”等意象,对比巴黎香榭丽舍与芝加哥摩天楼的宏大叙事,凸显格但斯克这座小城“以柔克刚”的独特魅力。

在随后的互动交流中,阿奈塔教授详细回答了现场师生提问,并特别寄语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学生,期待他们成为“跨文化对话的桥梁”。

此次讲座不仅揭开了波兰波美拉尼亚大区的神秘面纱,更以鲜活案例为国际中文教育在当地的发展注入了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