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院简介】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隶属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聘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研究员、副研究员、学科带头人,及国内外知名教授、国家长江学者、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国内外知名学科带头人和领军人才,组建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师资队伍,为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撑。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35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4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4个;本科招生专业19个。作为中国社科院主办、主管的新型科教融合大学,中国社科大的专任教师主要由学校专职教师和中国社科院各研究所专家学者组成。截至2025年5月,专任教师共计1934人。其中,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40人,获国家级人才称号310人次,新一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4人,新一届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6人。自成立以来,为国家经济社会建设、学术发展和社会进步培养了一大批精英和中坚力量。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成立于 2017 年,其前身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国际文化教育中心,是面向海内外传承与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地。学院下设国际中文教育、国际学位教育、援外教育与发展、继续教育培训中心四个教学中心,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中华文化研究中心以面向海内外传承传播中华优秀文化为首务,致力于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为讲好中国故事,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贡献智慧和力量。中心2021-2023年编撰“文化中国”丛书在商务印书馆出版,曾上榜商务印书馆十大好书榜,国家出版集团人文社科好书榜。社科大中华文化研究中心曾经举办中华文化传承与传播的系列讲座与研讨会,获评教育部产学研融合育人双百计划典型案例。2022年2023年成功承办海外华文教育研修班,获得好评。2024-2025年成功举办第一届中华传统文化研究高级研修班。
【项目背景】
纵览世界历史,一个民族的崛起或复兴,常常与其民族精神的崛起和民族文化的复兴息息相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念的重要来源之一。为弘扬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设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项博士研究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修班依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雄厚的学术资源,授课老师由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组成,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具体承办。
【课程目标】
学习传统文化,完善知识体系。研修班为学员提供聆听系统国学知识的平台,帮助学员拓展现有知识结构,夯实文史哲特别是中华传统文化专业理论功底,完善个人知识体系。
注重人文关怀,涵养品德修为。研修课程涵盖了儒、释、道等经典著作,以及经史子集、诗词歌赋等文学作品,还有易经、中医等内容,对于个人的成长发展和修身养性具有指导意义。
培养科研素养,提高学术能力。研修班体现科研优势,通过学习能够提高学员科研和学术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
理论联系实践,“学、悟、行”融合。研修班课程安排包括参观、实践活动,学员边学习、边参观、边实践、边领悟。在参观考察中深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推动实际工作。
启迪管理智慧,提升领导能力。研修班课程涉及将中华文化智慧运用到现代管理的内容。学员可以从中汲取智慧,拓展思维,提升管理水平,对于构建和谐企业文化,树立企业良好形象,具有积极的影响。
【课程特色】
1.师资队伍实力雄厚。聘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国学研究方面知名的专家学者组建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2.课程体系前沿实用。学习板块包括理论文化教学,现场研学、实习、实践能力提升教学等,重视课程范围的文史哲跨界系统性、理论研究的权威前沿性、实务问题的新颖实用性。
3.注重参观考察与实习实践。充分利用中国社会科学院遍及全国的考古基地、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实习实践与研修基地,达到学员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4.专业高阶学术训练。专业方向课程帮助学生了解人文、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等细分研究领域及其动态前沿,资深教授的论文写作训练课为学员进一步学习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
【招生对象】
1.教师、科研机构研究人员,学校领导与行政人员。
2.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中高层领导与行政管理人员。
3.文化、媒体等单位领导及管理人员。
4.企业高管、企业管理人员。
5.对中华文化有浓厚兴趣的人员。
【培训安排】
开学时间:2025年12月6日。
学习期限:12个月。
学习时间:每个月授课1次,每次2天,每天8学时,集中在周六日授课。
学时:总计176学时。
学习地点: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望京校区。
【课程体系】
板块一:中华思想文化教学
1.文字与中华文明
2.孔子、孟子及其思想
3.道教与道家文化
现场实践教学1:山东曲阜孔庙
4.汉藏佛教与观音崇拜研究
5.魏晋风度
6.程朱理学与阳明心学
现场实践教学2:浙江绍兴
板块二:历史、考古教学
1.中国文明起源
2.秦汉之际国家机构
3.唐政治社会研究
4.人文两宋
5.元明政治生态与治国智慧
6.清代兴衰
7.动荡民国
8.历代文物鉴赏(中国国家博物馆现场教学)
现场实践教学3:殷墟博物馆
板块三:中国文学、文化遗产及保护教学
1.《周易》预测学
2. 唐诗宋词
3. 中国戏曲鉴赏
4. 故宫学与新国学思潮
现场实践教学4:故宫博物院现场教学
板块四: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国式现代化教学
1.什么是中国?
2.中外文化交融 (敦煌莫高窟现场教学)
现场实践教学5:敦煌莫高窟
3.中华文化国际传播
4.文明比较与中华思想逻辑特性
5.中华文化与文明交流互鉴
备注:以上课程及授课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
【拟请部分师资简介】
冯 时,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赵汀阳,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震中,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卜宪群,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郑筱筠,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中国宗教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红岩,中国社会科学院二级研究员,原中国社会科学院杂志副总编辑,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教授、博士生导师。
郑欣淼,原文化部副部长、故宫博物院原院长。
谭德贵,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志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朱浒,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
沈卫荣,清华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黄正建,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赵冬梅,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刘 宁,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范子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赵冬梅,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杨富学,敦煌研究院人文研究部部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注:根据专业动态和学生需求,授课专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报名程序】
学员提交报名申请表,个人身份证复印件,最高学位、学历证书复印件,2寸免冠彩色近照4张;学院审核学员报名资料,择优录取;面试合格后向已录取学员寄发入学通知书;学员收到入学通知书后按规定方式与时间交纳学费;学员在开学当日持交费凭证办理入学手续,领取相关资料。
【培训费用】
学费人民币66000元/人(含学费、课程考试费、结业论文指导费及结业费等),资料费1000元,报名费1000元(含资格审查费和面试费),总计人民币68000元;交通、食宿费用自理。
【缴费程序】
1.登录www.ucass.edu.cn(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官网)--学校概况--组织机构--财务处--网页右下方缴费平台入口。
2.登录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收费管理系统网上缴费平台
http://sf.ucass.edu.cn/u8pay/index.jsp
3.登录账号:用户名(一般为身份证号),密码(初始密码为后六位身份证号),进入后查看学生信息,办理缴费。
退学、退费事宜按照《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退费管理办法(试行)》执行。
【证书】
学员完成培训计划,经考核合格,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颁发统一编号的结业证书(钢印、红印)。凭结业证书可以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校友身份,纳入校友总会及地方校友会的管理,终身享有参加校友会沙龙、论坛、社会实践、联谊等活动的权益。
【招生咨询和监督】
招生咨询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联系人:李老师、杨老师
联系电话:010-64720803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望京中环南路1号
监督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监督电话及监督负责老师:010-84716076,李老师
官方网址:https://sged.ucass.edu.cn/